央企内部重组目标: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0-22 04:08 关键词:产业,央企,战略,重组,产业,央企,战略,重组 阅读量:13322
目前,除了中央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之外,央企内部借转型升级进行产业链重组的事件也是频频发生,通过企业内部的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业务的重新布局,已经成为下一步央企转型升级的重点。
2016年9月,《中国经营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战略新兴产业采访团采访了新兴际华集团、华侨城集团和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这些一度在外界印象中的传统型企业,通过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实现了向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型。
延展性转型:从后勤保障转向应急救援
在对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实现向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型中,新兴际华集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这家最初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服务、专用设备制造业务的后勤保障性企业,如今转型应急救援产业,投入百亿元打造中国的“安全谷”,力图建成国际一流、中国顶级的应急产业高端要素集群。
应该说,这与近年来中国一系列突发的自然灾害的背景不无关系,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经核定,2016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6877.5万人次受灾,505人死亡,71人失踪,164.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19.9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
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直接促成了新兴际华向应急救授行业的转型。早在2011年8月,新兴际华集团牵头成立国家“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以“63号文”正式对外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表示了对应急救援救灾产业发展的支持,并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此后,北京“安全谷”开始着手开发,其旨在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是应急高端装备要素汇聚之谷,是应急科技服务之谷,是应急救援现代服务业集群。“安全谷”规划大灰厂地块和三兴厂地块互为双子星,以“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双核驱动。
“该项目定位于‘中国顶级、国际一流’,在‘十三五’期间,力争把‘安全谷’建设成为国家应急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示范基地,使之成为驱动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应急管理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新兴际华的三级企业——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宏志说。
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就表示:“防灾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意见鼓励‘加快应急产业发展’以来,新兴际华为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开辟新的业态发展领域,凭借几十年军队后勤保障的基础优势和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将应急救援产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把‘安全谷’作为推进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
协同性转型:环保业务成集团第二大板块
中国能建的核心骨干企业——葛洲坝集团也在三年前启动了集团的战略规划,制定了《关于集团公司战略实施的指导意见》,对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的比重关系、发展速度以及成员企业的业务布局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众所周知,三年前的葛洲坝集团是以水电水泥为主的建筑工程企业,伴随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以及水泥产能的过剩,葛洲坝集团重新调整了公司的业务结构和业务方向,原有的37家公司砍掉了15家,建立起来了如今的以投资、环保、建筑、房地产、水泥、民爆、装备制造和金融八大业务板块协同支撑的业务结构。
不仅如此,葛洲坝还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实现了对各板块全产业链的布局,比如通过并购凯母水务,切入水务市场;通过对钢渣的废料的处理技术进军道路设计、施工领域,而最典型的则是其“水泥+固废”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不仅实现了城市垃极、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也在水泥行业90%亏损的背景下创造了盈利的奇迹,每吨水泥成本低于行业30元。
用葛洲坝集团董事长聂凯的话来说,“我们的目标是‘不做最大,只做最好’,不追求规模最大,保持前十名就可以,但是在品质上一定要进入前三甲。”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只要是我们介入的领域,在技术上一定要占领制高点。目前,无论是水泥与固废的协同处理,还是钢渣废料的处理技术,抑或是分布式光伏领域的技术开发,我们都拥有非常重要而且核心的专利。”
如此分析下来,在接下来的水泥行业的央企重整中,葛洲坝的身影非常值得关注。葛洲坝集团董事长聂凯就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接下来,环保业务收入规模有望在葛洲坝集团中成长为第二大板块。”
链条式转型:用IP推动企业内的所有产业
在专业化整合和产业链协同方面,华侨城在战略新兴产业上的布局更加典型,从最早定位的旅游产业,到后来的“旅游+地产”模式,到“旅游+地产+文化”模式,再到如今的“旅游+地产+文化+科技”模式,华侨城集团在企业定位和产业链上的整合不断推进。
深圳华侨城文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梅林就告诉记者:“对旅游产业来说,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IP的开发,迪斯尼的成功也在于其IP的策划、开发和运营,目前我们就是从IP的角度来推动企业内的所有的产业。”
对此,郭昀教授告诉记者:“正是文化与高科技的结合,让华侨城具备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元素。旅游IP的开发使用了高科技的手段,而IP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可以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播和价值认同。”
的确,伴随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项目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元素,来实现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创意的跨界融合。2011年6月,华侨城推出了数字娱乐平台——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华侨城文旅科技”,正式进军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2015年10月,文旅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现在的中国,越来越不缺少先进的技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文旅科技副总黄跃明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基于国家的小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今年2月,华侨城正式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以深圳12平方公里华侨城“甘坑新镇”为基地,以ppp模式总投资500亿元,打造IP文创、VR内容产业、古镇生态旅游和旧城改造产城游一体化的城市级新镇模式,预计未来5~8年建成年接待500万游客、年GDP上千亿元。
目前,围绕上述战略,华侨城的一系列重组并购也正在实施。
本文关键词:央企,内部,重组,目标,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美国51岁探险家欲驾“草船”横渡太平洋2016-10-22
- 成都男子殴打地铁工作人员致5伤 被行政拘留2016-10-22
- 高三学生坠亡 家属:他曾因玩手机和老师起争执2016-10-22
- 上海269小区年底开通千兆宽带 在家能看VR影视剧2016-10-22
- 上海医生过劳过压深夜呕血被送医院 无生命危险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