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财经

1958年,开启黄金生产新纪元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23 18:31   关键词:黄金,黄金   阅读量:16592   

[1958年,黄金产量增产中有32.53%来自于个人及地方小企业采金,为0.437吨;国营重点企业增产0.881吨,占总增量的65.54%。]

政务院《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的印发,显示出国家对推动黄金生产的迫切希望与渴求跃然纸上。1958年这个黄金发展新时期元年有不错的收获,但很快便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黄金生产下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金发展史上的最低水平。

1958年:黄金生产的好开局

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个年份。全国上下到处都处于“超英赶美”的群众运动之中,各行各业都围绕着一个目标放“卫星”,夺高产,群众采金运动自然成了这场群众运动的一部分。

在此情况下,黄金生产有所收获,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黄金产量由1957年的5.541吨增长到了6.885吨,增长了24.26%,达到了新中国成立10年来最好水平;产金省区由13个增长到了16个,增长了23%。

1958年黄金产量的增长,九成以上缘于岩金生产,而岩金产量增长主要的贡献者是国有金矿,国有金矿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改造投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但群采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2.761%,增产占总增产量的三分之一,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增产量均不占主导地位。

此现实与《关于大力组织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的政策指向存在差异,群众采金并没有成为我国黄金生产的主力军。

1958年,黄金产量增产中有32.53%来自于个人及地方小企业采金,为0.437吨;国营重点企业增产0.881吨,占总增量的65.54%。因而,国营重点企业是增产的主力军,这主要是广西、湖南、内蒙古、黑龙江四省若干国家投资改造或建设的金矿山发挥了作用。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东南金矿。在1955年进行大规模合并改组的同时,国家又开始投资进行机械化采金技术改造,为此,从1955年至1972年,国家共向该矿投资1627万元。因而1958年仅该矿即增产黄金0.401吨,占全国当年国有金矿山增产量的45.2%,为全年总增产量的29.8%,是当年黄金企业的产量之冠。

湖南从1953年至1962年这10年间共得到国家投资1043.9万元,先后建成了隆回金矿和黄金洞金矿,在湘西金矿建成了第一条机械化提升斜井和第一个机械化通风系统,使该矿1958年的采矿量比1951年增长4.5倍,黄金产量比1957年增长1.3倍,由70.667公斤增长到了162.612公斤,占当年全国矿产金总增产量的7%。

政务院大力组织黄金生产的指示下达后,内蒙古开始把黄金生产列入国家计划,从1957年开始,在金厂沟梁、撰山子、红花沟等地组建了国营金矿山,因而1958年的产量比1957年增长了114.87公斤,为当年全国矿产金总增产量的近百分之九(8.72%)。

黑龙江省是当时我国最重要的产金区,政务院的指示下达后,立即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投入黄金基建资金1154.5万元,金矿由4个发展到10个。这使黑龙江国营矿山的黄金产量1958年比1957年增长了44.74%,增长量为117.09公斤,占当年矿产金总增长量的8.88%。

广西无疑是1958年黄金行业的明星,以其0.622吨的增长量位居全国各省区之冠,占全国总增产量的近一半(46.63%)。广西东南金矿以0.658吨的产量成为全国第一大金矿山,占当年全国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9.6%)。但是,这种发展趋势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转衰下行。

黄金产量创新高的两大原因

1958年,黄金产量之所以能够创新中国成立10年来历史新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国务院大力发动群众生产黄金的指示下达后,各级政府开始积极组织群众采金活动,因而使群众民间采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个人及地方小型企业的黄金生产量由0.439吨增长到了0.876吨,大幅上升了近一倍(99.5%),其增长量占到了总增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二是国家对黄金企业投入有所增加,提高了一些金矿山的生产能力。最典型的是,广西东南金矿因投入增加、生产能力提高而使该矿的增产量占到了当年全国总增产量的近三成(29.84%);河北省在1958年采取边探边采、边建设的办法,恢复建设了冷咀头、峪耳崖、金厂峪、马兰峪4个金矿,因而河北省产量比1957年增长了174.04%;湖南湘西金矿扩大了采选能力,1958年采矿量比1951年增长了4.5倍;山东省在1958年恢复和新建了6座金矿山,产量增长了1倍多。( 刘山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