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春耕忙中国农户“抱团”共闯大农业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0-04-19 10:27 关键词:合作,农业,农业,合作 阅读量:17802
题:合作社里春耕忙 中国农户“抱团”共闯大农业
旋耕机打碎平整田地,无人植保机空中盘旋,村民扛着播种器来回穿梭……四月对于种粮人而言是一年的关键期,湖南沅江市群红村青年农民曹威正带领着合作社60多名农户忙碌田间,抢抓农时“一刻不得闲”。
“今年受疫情影响,水稻种植由单季改为双季,时间短任务重,村民都卯足了劲要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曹威说,合作社全员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将如期达成早稻种植的阶段性目标。
从种到收实行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科学化种田,是曹威“抢时间”的关键。五年前返乡种田,他带领村民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跳出“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依托产业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自家的地合作社一起种,每天在田间管理有180元(人民币,下同)工钱补贴,还管三餐饭。”68岁的姚寿保是群红村的贫困户,去年在水稻种植合作社工作拿到了1.4万元工酬。“加入合作社,让我们种田少操心多赚钱。”
农民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之一。对比传统农户或小农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具有合作互助、管理民主等特点,帮助小农户克服势单力薄、分散经营的不足,解决农业生产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让小农户“抱团发展”共闯大市场。
“农民合作社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袁正乔说,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形成集聚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2019年,湖南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发展到4.79万户、10.5万个,分别增长23%、7.6%。
湖南怀化市鹤城区仇家村的郭德孝对合作社“抱团发展”深有感触。过去在村里组织下,他曾经外出学习香菇种植技术,但因为单打独斗缺少资金,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一家人日子过得艰辛,2014年还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由郭德孝牵头、村里142户4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加入的德效瓜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郭德孝出技术,村民有土地、劳动力,“抱团发展”的合作社第二年年产值就达100余万元,帮助不少村民摘掉“贫困帽”。
“我们基地的香菇基本不愁销路,有时货还没发出,定金就已打到账上了。”眼下,郭德孝正忙着指导村民做好下一季大棚香菇的生产,如今合作社一年出菇量达50万斤,产值超过250万元。“今年合作社还要扩大规模,让更多乡亲吃上‘产业饭’。”
农民合作社引领越来越多小农户迈向大农业。中国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0.7万家,辐射带动全中国近一半的农户,且普通农户分别占农民合作社成员的98.2%和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的91.2%。此外,农民合作社产业类型日趋多样,并由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和服务业延伸。
“农民合作社在有关法律制度和支持政策的保障激励下快速发展,成为农民群众的组织者、乡村资源要素的激活者、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者。”袁正乔表示,农民合作社合作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大手笔砍掉240家门店、卖房卖资产、降费等一系列举措后,探路者(行情300005,诊股)(300005)终于从连续两年亏损的泥潭中挣脱。然而,成功保壳的背后,公...
- 禾丰牧业一季度净利预超2.8亿上市五年资产负债率低于40%2020-04-17
- 大禹节水将投入更多资源建设信息网2020-04-17
- 央行:继续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2020-04-16
- 商业模式设计策划行业的领导者林魔头逆向盈利帮扶导师2020-04-16
- 来了几十次实惠没落地复产企业还要配合演戏?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