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国内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通联世界——吉林对接“一带一路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08 15:18   关键词:世界,吉林,合作,世界,吉林,合作   阅读量:5080   

新华社长春5月8日电 题: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通联世界——吉林对接“一带一路”的“点线面”文章

新华社记者 段续

装载电子器件的“长满欧”班列缓缓驶出长春奔向欧洲时,来自俄罗斯的海鲜正被冷链物流车运至珲春。这些企业的物流需求,在长春新区的电商企业汇集。

吉林位于东北亚几何中心,却近海不靠海。面对“窘境”,吉林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用大开放谋划大发展,为东北新一轮振兴注入新动能。

(小标题)布“点”:突破关键区域节点 多点开花格局显现

东北春来晚,时间不等人。在长春兴隆保税区,物流车辆穿梭,电子零件、纺织品堆放整齐,等待被“长满欧”班列运往欧洲,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一半。

省会长春是吉林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表示,正推进一批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与长春交界的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三个月以来,进出口货运量13063吨,还在持续增长。吉林化纤集团这一全球最大的腈纶生产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现已成为中心重要客户。

从吉林再向东,是与俄罗斯、朝鲜交界的开放前沿城市珲春市,如今已十分“国际范”:街道上不时能见到国外客商,俄文、英文招牌随处可见,通往俄、朝口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而不畅渐成历史。

回首向南,通化国际内陆港去年8月开工,12月就已通关运营。港口内移,多式联运,“借港”变“建港”,交通末梢渐成开放前沿。

区域多点开花,企业借势闯市场: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把列车卖到沙特、伊朗、美国……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实力;吉林通用机械收购欧洲多家先进铝制品企业,靠的是准确判断;吉林农嫂公司成了美国都乐的甜玉米供应商,从供给侧着力,瞄准高端市场。

(小标题)连“线”:勾勒四通八达网络 经济要素加快流动

布下开放关键点,通道建设穿点成线,经济要素在吉林快速流动。

2015年开通的长春到珲春高铁,横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日均发送旅客六万多人次。“客流迅速增加,平均每天接受上万次旅客问询。”长春站客运员杨洪梅说。长白山公安边防支队民警黄义也有同样感受,为了服务激增的外国游客,他们开始学习英语会话。

“高铁更是贯穿东北亚的桥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朱显平说。在珲春,联通俄罗斯、韩国的陆海联运航线开通,还可以延伸至日本。陆路上,珲春到俄罗斯远东铁路终点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有180公里。

西部,高铁与长白铁路(长春到白城)、白阿铁路(白城到阿尔山)衔接,连接内蒙古,沟通蒙古国。长满欧班列一头挑起中国东北,一头联系欧洲,吞吐量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进出口货值达1.1亿美元。

放眼望吉林,由中国东北内陆腹地,东联进入西太平洋,西进深入欧亚大陆西北的脉络逐渐清晰。南北向上,哈大高铁贯穿南北,与长珲高铁构成交通“大十字”。吉林还加快向渤海开放步伐,完善公路铁路设施,通化内陆港效能迅速释放。

开放是结构转型、东北振兴的助推剂。密织的交通网加快了经济要素运行。今年一季度吉林进出口总值增长16.7%。单珲春一地,进境货物就从2013年的1万多吨增至2016年的200多万吨。

(小标题)铺“面”:区域协同扩大开放 布下振兴格局

布下开放点,连起交通线,区域发展的“面”也铺陈开来。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是吉林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这一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正在重塑吉林的开放格局。

在省内,以长春和吉林为腹地,以珲春、通化为窗口,长吉一体化、延龙图一体化等组团协同,形成点、线、面递进发展的格局;在省际、国际,东联西进、借港出海正在使吉林联通世界。

西部生态经济区、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这一功能区规划并进,中新吉林食品区、东北亚博览会、大图们江倡议等平台作用显现,区域一体化格局日渐明朗。

体制机制改革与区域规划结伴而行。设立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创新运用财政资金,撬动新兴产业。地市层面也在积极探索,通化正在创新与丹东港的跨省合作模式。

紧密交织的开放共同体,让吉林的优质产品走向世界:吉林大米登陆新加坡,长白山人参远销日韩,汽车零配件远销欧美……

经济产业带快速隆起,集聚效应凸显。“企业户数明显增多、用电量持续上升。”国网吉林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韩冬说。众多金融机构看中吉林的优势,纷至沓来。

“吉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和发展脉络逐渐成形。”民盟吉林省委经济委主任丁肇勇说,“"大格局""小规划"融合,产能合作、商贸流通紧密,有力促进了东北振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