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V《艺术名家》栏目、《艺术传承》栏目授牌洪树枞——中国非遗手工技艺创新研学基地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3-24 16:16 关键词:艺术,创新 阅读量:14822 会员投稿
2025年3月经CCTV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组和艺术名家栏目组授权为王树枞颁发,中国非遗手工创新研学基地证书和牌匾。
洪树枞,1978年2月出生于泉州著名的手工面线之乡晋江后坑村,是侨乡手工面线第5代传承人。洪树枞8岁起师从父亲洪祖长学习手工面线制作技艺,至今已36年。侨乡手工面线是后坑村传承久远的百年老字号,所制面线以高筋面粉和水、食盐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俗称为硬?的原料配比,意为在面粉中只添加少量水,制作过程更费时费力,但线面更筋道,拉出的线面细长、均匀,表面有光泽度。洪树枞聪颖好学,悟性颇高,不仅很快熟练掌握搅壶、割?(读音zhuī)、捉?、搓大?、搓二?、搓?仔、上梯仔、拉面、晒面、拾坎11道工序,深喑手工面线制作技艺精髓,乐于钻研的他,还擅长根据时代特点和人群需求,对原料及工艺细节进行适度改良创新,取得多项突破,提升了产品品质。例如他观察到人们在煮面线时会添加葱油以提升面线香气,他便尝试在面团中加上葱头,使面线自带一股葱油香;传统工艺要洒番薯渣或淀粉使面团不粘连,但做出的面线容易形成“黑点”或“白粉末”,不影响食用但不够美观,他便悉心研究在制作过程中不洒番薯渣或淀粉,而训练自己通过双手的速度和力度控制面团发酵速度,使面团不易粘粘,这项绝活使他做出的手工面线通身洁净白皙,手摸无刺感,入口更顺滑;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他投入上千斤面粉研发低盐面线,不断尝试方获成功;为了满足更多人群的口味需求,他历时一年研发出紫薯、淮山、胡萝卜、南瓜、菠菜等多种口味手工面线;洪树枞还把缠绕在竹竿上的面头舍弃不用,在过去面头通常会留到下次制作面线时再次利用,这样产出的面线更多,但口感却变差,保质期变短。洪树枞把面头舍弃不用的做法,虽然导致面线减产,却确保了品质和口感。
洪树枞对面线品质的追求得到顾客深厚口碑及业内人士高度认可,获得多项荣誉,主要荣获
“古早味传统小吃” 美食烹饪大赛优秀奖,
泉州市乡村记忆名特产”、
福建方志特色记忆”、
泉州风味小吃、
“寻找福建首届金牌面加工”冠军奖、
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及福建老字号协会颁发的“老字号掌门人
2021年十大最美工匠传承人 第一名
2021年高级手工技艺传承师
2021年中国传承人
2022年非遗传承人
2022年非遗传习所
2022年中国传承金奖
2022年泉州老字号
2024年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中国健康食品领军品牌奖
2024年CCTV-央视形象展播品牌。
2024年伴手礼专卖店 等多个荣誉称号,
并吸引省内多家电视台及各类媒体争先报道。洪树枞对技艺的传承也是不遗余力,2016年他加入后坑村手工面线传承保护小组,收集整理分散废弃在村里各处生产制作面线的器具,合作社废弃的大量木梯、搅壶等,并协助后坑村手工面线制作技艺入选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在同样是侨乡手工面线第五代传承人的洪一博、洪朝牙召集下,洪树枞加入福建省百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其他手艺人共同致力侨乡手工面线的生产研发与品牌建设,并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研游学活动,实现手工面线制作技艺在社会上的传播与传承。相信在洪树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手工面线制作技艺将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做好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是稳经济、促就业、增活力的关键举措。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郑州银行积极与各级政府相应工作...
- 2025上海汽车文化节多元融合打造汽车盛宴2025-03-24
- 保定东方双语学校高二学生获得西交大少年班入选资格!2025-03-24
- 2025哈尔滨汽车展销节启幕优惠助力消费者2025-03-24
- 豪华基因的场景化探索Macan逐梦版与纯电动Macan4劲驰2025-03-24
- 蔚来小鹏等港股新能源汽车股3月11日涨幅亮眼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