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财经

县域强则中国强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7-11-06 14:36      阅读量:6844   

县·语 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会长 高焕喜

“郡县治,天下安。”古语已道出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县域经济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历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现在不仅东部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有弯道超车,加速发展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四大亮点。

一是得“天时”的广东。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地区享受了多重优惠政策,通过对接港澳,承接“三来一补”等,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当然,后来因行政区划的调整,广东的许多县市已陆续不在百强县的参评之列了。

二是得“地利”的江苏。江苏尤其苏南距离上海很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很强,比如,苏南地区依靠邻近上海的地利,聘用“星期天工程师”,较早发展了一批乡镇企业,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

三是得“人和”的浙江,浙江尤其温州虽然距离上海也不远,但其主要是依靠县域的内生增长动力发展起来的。

四是善“嫁接组合”的山东。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可以归结为政府主导、地区竞争、三产衔接、做大县城、自主创新和外贸外向。

县域经济发展虽亮点纷呈,但当前也困难不少。首先,县域层面的新旧动能转换出现进展缓慢现象。县域经济产业层次普遍偏低,传统产业占比过重,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未能接续增长,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以及人才、技术的匮乏,因此,相较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压力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其次,县域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发达的县与欠发达的县相差悬殊,既体现在地区增长上,也体现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再次,县域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这是最大的难题。最后,县域创新能力不足。

“重病需下猛药医。”县域经济要创新发展、加快发展。首先,县级主要领导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善于协调处理好发展与环保、发展与民生、发展与创城、发展与扶贫、发展与创新、发展与考核等多重关系。

其次,要突出发展特色。全国有2000多个县域单元,必须善于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突出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技术特色等,发挥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优势,谨防低水平重复建设。即使没有特色,也可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借力借智,打造出新的特色。

再次,县域要创造条件搭建“双创”平台,借此孵化技术、企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诟病,但可以通过引进“外脑”来解决这一难题。

最后,新时期的县域经济发展仍要重视招商引资引智。善借者智,活用者兴。通过借力,苦练内功,加快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王彩娜采访整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