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中国信贷、社融数据同比环比均好转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12-11 13:24 阅读量:11705
十一月份信贷、社融数据同比环比均好转 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力 本报记者 姚 进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0日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1月至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05亿元;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
“虽然本月货币增速减缓,但信贷和社融仍超预期,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撑作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温彬表示,综合来看,本月信贷和社融都有所放量,一方面与上月信贷和社融偏低有关,另一方面表明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本月信贷和社融虽超预期,但规模增量基本合理,符合稳增长的政策基调。
“本月数据亮点之一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局面,显示银行对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1月社融、信贷数据环比大幅回升,符合季节性规律,而同比变化较为温和。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分析称,11月信贷社融数据同比环比均有好转,预计基建预期增加是金融数据转好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暂停后,11月表外融资贡献了较多的社融增量。对于债市而言,11月金融数据可能提示单月经济活动有所增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M2增速基本平稳,稍有回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债券发行年末减速,财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预期等。总体而言,广义流动性的基本稳定,为明年初政策发力打下基础。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11月19日,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11月企业信贷数据稳健是政策效果的显现。
王青认为,展望未来,着眼于强化“宽信用”效果,为2020年稳增长提供关键支撑,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明年一季度M2、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增速仍有望摆脱今年以来的低位徘徊局面,出现加快上升势头。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平衡好稳增长和控通胀,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确保资金流向制造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温彬说,在货币政策需兼顾币值稳定目标之时,逆周期调控政策要更加发力,财政政策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企业负担,要落实好专项债、项目资本金等新规定,共同形成“几家抬”的稳增长格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中国11月CPI同比4.5%,预期4.3%,前值3.8%。2019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5.5%;食品价...
- 中国百强区城区生产总值均超800亿元2019-12-06
- 探索科研范式变革科学基金将完善“六个机制”2019-12-06
- 珍宝岛参与发起2.5亿产业基金发力健康产业链2019-12-06
- 三大股指冲高回落沪指跌0.34%猪肉概念股持续低迷2019-12-05
- 中石油23座储气库日产量突破1亿方创造新纪录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