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教育

校内校外结合,让青少年科普有益有趣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10-07 10:46   关键词:少年   阅读量:6057   

校外和校内的结合使科普对年轻人有益和有趣。

现在的青少年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和发现我们的教材编写,各类阅读材料编写,乃至全人教育的各个环节,能否向孩子传递更准确,更前沿的科普知识最近几天,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对校内外科普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青少年科普,如何更有效的育人如何创造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引导青少年具备勤于探究,善于发现,科学学习,热爱科学的品质记者采访了相关师生,科普人士和专家

什么样的理科班更受学生欢迎。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喜欢扔纸飞机当我发现一些朋友扔纸飞机时,他们喜欢在纸飞机的鼻子里吸气,然后全力向前扔呼吸,真的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吗带着这个问题,江西省芦溪县冯谖镇中心学校的学生肖玉曼向科学老师李学展请教

这个问题很好!飞行与风向和风力,投掷力,投掷角度和高度,飞机的重量和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先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然后再做比较李湛说

那怎么控制。

我帮你做一个飞机发射架,可以固定发射方向,角度,高度你可以自己想别的办法,比如测量,记录,对比,分析等等

李湛说,纸飞机发射器的制作被他列入了课后服务的创客班因为是扣动扳机发射,学生觉得好玩,3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出来,到了五年级,可以尝试进入研究阶段同一架飞机,在室内无风的情况下,用同一个发射器以相同的角度发射,记录飞行在打呵欠和不打呵欠两种状态下的距离,计算出平均距离李湛说,在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了解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当然,这一本只是给有兴趣的同学研究的还没进课程呢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机构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增加科普资源供给学校应当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和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另一方面,提出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加强科学教育那么,课内和课外的科普工作分工应该有什么区别呢如何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校内主要是知识传递,校外是素养提升要在学校里把相应的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孩子,然后在校外拓展长期在新疆基层从事科学传播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刘颖说,现在更多的是库校合作和科普营项目,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传递和吸收,更是整体素养的提升,包括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刘颖看来,学校非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也很重要我们曾经在一个村子里做过问卷调查,用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科学思想改进试卷来考老师结果,只有70%的老师通过了考试针对很多没有科学课专职老师的学校,我们团队专门给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讲解了本学科常用科学知识的内容比如语文课本上有‘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们就把种子繁殖的科学知识告诉老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给孩子介绍,这就促进了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2如何把校外科普和校内科普联系起来。

文化学者,原中关村大学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吕文清表示,科普课内外的划分应着眼于功能定位,资源配置和实施方式三个维度在目标定位上,班级要立足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打基础,建框架,建体系,课后要普及,拓展,延伸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具体知识和能力,引导个性发展,潜能发展,特长发展在资源配置上,上课要围绕概念和原理选择经典可靠的课程学习资料,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结构,课后可以围绕‘专,新’的内容项,精选真实的社交场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特色营养餐’在实施方法上,课内呈现以学科体系为基础,更多采用探究,模拟等学术方法课外展示以跨学科或交叉融合的项目为主,更多采用考察,实践等活动

吕文清还指出,课外科普还存在目标割裂,资源整合不足,项目缺乏衔接等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目标一致,侧重点不同,有效衔接呢我觉得要打造一个‘同心圆’——育人目标是圆心,课内外都要有针对性可以提供课内科普和教育目录,课后科普可以从圈子的中心展开,以便链接资源,开拓空间,跟进项目,形成家庭圈,社交圈,专业组织圈等科普网络,改变‘科普产品满天飞,却没有一个与目标匹配’的问题

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涉及多个科学课程模块,也是当前科普的一大主题和事件,也是全球科学研究的一大资源可以在课内外打通这样的项目,做整合设计,有效增强协同这样既能把班里的学术和学术工作联系起来,又能强化国家科普的战略使命,还能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的引领作用和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吕文清

3如何形成更多梯度科学素养培养的接力。

采访中,刘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她开展科普活动时,总是站在最后一排。

为什么我想看看孩子们的表情和反应,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刘颖解释说,在组织活动之前,她会有针对性地指定参与学生的年龄段对于同一个科学现象和问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重在知道‘是什么’,而高年级或初中的学生要问‘为什么’,高中的学生要问‘怎么办’科普应该是这样一个串联的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本质,到解决问题

刘颖说,在乌鲁木齐,很多中小学科技老师会带领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孩子成立任务组,比如生物组,航模组,电脑组等,引导孩子围绕一个话题和方向深入探索,让孩子接受的科普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的

高质量的科普活动要有结构设计和超前顺序,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要求,还要有更高的价值和更深的内涵如理念构建,思维训练,方法训练,价值提升等,这样才能做到完整深入的科普吕文清说,对于青少年科普,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观察现象,认清特点,探究原因,中,小学阶段应推进观察要素,认识结构,探索原理,形成概念,小学高年级要提前观察规律,认识自然,探索关系,而初中要提前观察建模,认识系统,设计方案当然,这个先后顺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比如关于水的认知和科普,小学低水平可以设置观察和描述水的特性,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小学中级可以设置观察和描述冰,水,水蒸气的区别,说出水的沸腾和冻结温度,认识到温度是造成水不同状态的重要因素,小学高水平可以设置解释生活中与水有关的现象和变化规律,初中水平可以设置认识水的成分和性质,明确净水的原理和方法比如说吕文清

吕文清指出,今后要建立科普工作分类,分级,分层的标准体系,制定科普操作方法指南,设计能力评价和准入制度具体到一款科普产品的开发,如何设定每个学习板块的难度等级,结构顺序和呈现方式,要把握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三个基本维度,综合考虑身心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等关键要素,确保科普产品达标可用

刘颖期待科普效果的评价标准和顶层设计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不考虑科学教育的结果说到科普,就是有多少人去过科技馆,博物馆那么,参观后你还记得什么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很少收集这方面反馈再比如,同样参观新疆科技馆,对于南疆农村孩子来说可能是‘全新奇’,而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光是看字听讲解就可能‘吃饱’比如中小学和高校科研机构结合,首先要搞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想听什么,而不是让科研人员凭主观判断给出一个干巴巴的报告当然,这些不仅仅是学校或机构单方面的责任,还需要从顶层更好地设计

一是要突出科普中的科学内涵,让科学精神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突出科学观念,思维能力,探究方法,态度和责任等高层次素质的培养,二是建立科普产品的准入机制,让有资质的机构和人员做科普,让符合标准的科普产品传播流通,从整体上提高科普资源的供给水平,三是国家承担科普资源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定分类标准,建立科普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科普资源库和数字化平台,确保科普资源优质,多样,安全,营养吕文清表达了他的期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苏台青年共赴文化交流之约
苏台青年共赴文化交流之约

苏台青年交流会昆曲表演。江苏省台办供图 展示北京,昆明之美,游江南古镇,尝金银岛美食江苏最近几天启动两岸青年文化月,苏台青年分享会等一系列两岸交流活动通过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