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荣:中国教育报的“眼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 发布时间:2023-06-20 09:48 关键词:教育 阅读量:11064
我是中国教育报的忠实读者。20多年来,读中国教育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天一版一版翻过,从没漏过,即使出差,回来总会补上。
我也是中国教育报认真的作者。没有细算,2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文章不会少于60篇。我有个真实的想法: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是一种荣耀,是我进步的标志。
这么多年来,我对中国教育报总的感觉,它是一个高平台,可以纵览,可以放笔,可以透视,可以瞭望。它引导我们把教育之根深深扎在中国的大地上,彰显中国教育的中国气象。不妨用一些比喻:它是一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地图,一个个路标凸显出重要节点;它是一把放大的比例尺,展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景和无限大的希望。不过,我最想比喻它是眼睛,凝视当下,瞭望世界,想象未来。我与中国教育报的故事和细节都凝聚在那双眼睛里,用不着去细说与铺陈。
记得我参与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的研讨,立德树人要做10件大事,头一件就是研制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我知道,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时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但是,从文献和走向看,尽管核心素养几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共同研究的主题,其具体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表述。显然,核心素养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又具有民族性,即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体现国家的价值追求。于是,一个话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这需要深度研讨,这样的研讨只有在中国教育报进行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鲜明的引导。于是,我和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沟通,他鼓励我写成系列文章。结果我写成了三篇:《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核心素养之核心》《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结果证明,影响很大,几位学者还将其翻译出来,教育部基础司的领导也给予肯定。我给瑞林发了短信:瑞林,我们做对了,谢谢您。他的回复也十分简洁:成老师,我们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谢谢您。“谢谢您”也许是读者、作者与编者最真诚的话语和最美好的故事。
我知道,中国教育报赋予我们大家一双共通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也是作者与编者共通构筑起来的。这双眼睛可以洞察时事,透视世界风云。当然,这是中国教育人的眼睛,他的明亮之源在于教育人、教育报人的中国灵魂。
紧接着,我又有一个念头:难道核心素养只是一个“现代时”,也可能很时尚?我不相信,任何一个“现代时”的概念总有一个文化源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源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凝结在中国教育家身上,因此,它也应该是“过去时”,又必将成为“未来时”。进而论之,核心素养不是虚空的,而是具体的、鲜活的、可见可触摸的。我又把设想告诉瑞林,得到他的首肯,于是我开始了寻找和思考,写了近现代5位教育家,从他们身上开发所谓“现代”和“未来”的核心素养:写陈鹤琴的《活教育:核心素养的摇篮》,写陶行知的《解放儿童:指南针的轴心》,写叶圣陶的《不教之教: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方式》,写斯霞的《童心母爱的新苗》,写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范式》。发表时,编者设计了一个栏目名称:“聚焦核心素养,回望教育家”。概括得好啊: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时代的亲切感,像是核心素养的境脉,一脉相承,走向未来。
我常想起“报眼”这个概念,也知道“报眼”的原义,但是,我深以为,中国教育报的“报眼”不仅在头版头条,几乎每个栏目都有“报眼”,比如,校长周刊,比如好教师,比如理论周刊、教育科学;比如读书周刊、周末文化等等。而这样的“报眼”让“教师之眼”明亮起来,让“改革之眼”敞亮起来,让“时代之眼”灿烂起来。
我非常关注中国教育报的理论周刊,因为它是中国教育报的“学术之眼”“理论之眼”。对它的阅读,可以滋养我们的学术心灵,可以在理论高地上再站得高一点,可以去用眼睛“占领”更远的山峰。我曾和理论周刊主编杨桂青有过不少的接触、交谈。一次,我提出一个命题,即课程改革,尤其是教学改革要回到基本问题去,从基本问题中透射出基本规律。这一想法得到桂青老师的支持。后来在文章中提出用“性相近——教学的基本问题,指向教学的本质与核心,具有鲜明的共通性、共同性,各种教学模式、方法之间是接近的;习相远——教学的独特性,指向教学的差异性,及其所带来的个性……”中华文化给了中国教育报一双眼睛,这双“中国眼”,帮助教师睁开了自己的教育之眼,这双中国眼可以透视传统,又可以透视世界。
说到读书周刊和文化周末,我总会有点心悸,因为它所推介的一本本书、一篇篇读书笔记、一个个文化故事,冲击着你的心灵,开启心扉,激起你的文化想象,引发思想的飞扬。读了这个栏目,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读书,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者,什么叫才情,什么叫文化……我的小文刊登其中,题目都由王珺老师改定:《做精神灿烂的教师》《那一片思想的丛林》……谈教师心灵诗学的,谈名师教学风格的,谈杨苡的百年呼啸人生的。用文化打开了我们的心胸,用阅读打开了我们的眼界,那是美的历程,锻造了中国美学精神品格。我喜欢,我赞赏。
中国教育报的“眼睛”是我和中国教育报故事的“报眼”。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今年的全国中考已经开始,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作为通往大学的准入门槛,中考自然是十分重要。然而,每年却只有约50%的初中生能进入高中,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
- AGON爱攻“带鱼屏”电竞显示器AG455UCX,带你畅享不2023-06-19
- navigare面世62周年:彰显新潮品牌力,尽享自由和乐趣2023-06-19
-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3-06-19
- 高端酒比高端人都多2023-06-19
- Gartner:行业云平台带来的是企业业务的创新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