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综合

3600亿巨头迈出混改关键一步中国电子资本版图拆解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2-06-25 15:22      阅读量:17460   

中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混改迈出关键一步。

最近几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中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布增资项目,拟募集股份比例或数量不超过15%募集资金用途包括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扩大经营规模

根据最新的增资公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子总资产已达3693亿元,营业收入2736.5亿元,净利润30.3亿元。

伴随着增资项目的展开,涉及3600亿资产,数十家上市公司的混改大幕缓缓拉开。

300亿巨头混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拥有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最近几年来,中国电科集团的混改一直在进行,但更侧重于个别下属公司的层面

例如,在2018年开展的第三批央企改革试点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两家公司被纳入试点,包括中软信息和熊猫汉达。

其中,中软信息是上市公司中国软件的控股子公司,持股65.3%其主要业务是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以及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业务熊猫汉达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二级企业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中国电子总部从北京迁至深圳,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日前,中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这意味着中国电子集团主资产改革正式启动

成立大会上,中国电子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华润集团,中广核,万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移动资本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产业投资公司,中国诚通公司,国家开发金融公司,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签署投资意向协议,涉及战略投资超过100亿元是中国电子国企改革的又一关键动作

对于中国电子总部搬迁一事,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总部外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发挥市场化作用,增加央企实力央企也是市场化的要素之一他们在市场化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市场化改革搬迁具有重要的产业转型和改革意义

此后,根据规划,中国电科集团混改加速推进。

在2021年12月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毅表示,中国电子集团将打造央企核心业务混改的样板和标杆,元旦后将启动与民资的混改而这个增资计划也在与之呼应

和产业资本图。

关于增资标的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国电科表示,合格意向投资者对融资方资本运作的支持,可以优先给予融资方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

同时,中国电科表示,QFII与融资方在战略发展,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契合度高于融资方,且与融资方对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一致,与融资方和控股股东的未来战略发展具有协同互补的优先性

从中国电子的资源禀赋来看,其在计算机产业链上具有较为完整的优势,集中在CPU和操作系统两大关键技术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基础软硬件PK体系,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建筑,PK体系首批团体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迁至深圳后,中国电子将统筹发展计算,存储,交换等核心关键技术,特别关注材料,先进制造工艺,新一代半导体等核心关键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国电科也善用资本手段,在二级市场布局了不少硬科技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子直接或间接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有安陆科技,贝岭股份,深桑达A,冠捷科技,南京熊猫,中国长城,姬神科技,中国软件,振华科技,振华新材,港股公司联易融科技,新三板公司雀安科技等外资企业多达26家,也集中在科技领域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伴随着央企混改的加速,国资与社会资本形成良性互动,其上市公司往往能迎来一波行情可是,市场尚未做出反应

日前,中国电子的参股公司贝岭和振华科技回复记者称中国电子增资暂时对公司没有影响,没有收到相关消息。"

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芮晓武曾这样评价资本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通过投资并购,扩大主业布局,把国有资本的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向市场,既吹响了‘冲锋号’,又吹响了‘集结号’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我们将高举旗帜,将行业内优秀的民营企业引入到实施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中,全力打造不同所有制企业联合创新,协同发展的网络信息产业生态,为万亿级网络信息产业聚集民间高手,‘奇才’和创新力量

增资尘埃落定后,中国电子的创新活力可能会被进一步激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可转债市场上演“末日疯狂”!道恩转债两天暴涨超63%被重点监控
可转债市场上演“末日疯狂”!道恩转债两天暴涨超63%被重

上周末,监管部门公布了可转债新规,目的是防止可转债市场过度投机。 相应机制的出台,既提高了参与门槛,又提高了涨跌幅限制,也使得一直被炒作的永济转债现象基本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