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来广西图书馆看展:“新华社的照片,架起了乌英苗寨沟通世界的桥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3-31 02:19 关键词:广西,图书,照片,世界 阅读量:13460
“有图千里来相会!”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党总支部书记梁成张感慨。
从桂黔交界的乌英苗寨到首府南宁,这位苗族村干部耗时两天、跨越500多公里,辗转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只为向观众讲述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与新华社记者“七年之约”的故事。
3月28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摄影展在自治区图书馆开幕。展览以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近500张影像为脉络,全景展现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壮阔历程,其中广西展区以238张纪实照片,聚焦“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主题,生动呈现了广西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时代画卷。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成张在开展仪式上发言
在开展仪式上,来自桂黔交界处乌英苗寨的动人故事,成为光影长卷中最温暖的注脚之一。
乌英苗寨,一座横跨广西融水与贵州从江的百年苗寨,曾因山高路远、发展滞后深陷贫困。2017年起,新华社记者黄孝邦将镜头对准这片土地,每年驻村超百日,用数万张照片记录下乌英苗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过程中的蜕变:泥泞山路变身硬化车道,木楼瓦房升起炊烟与笑声,双语课堂里苗语与普通话交织,芦笙节上银饰与彩绣辉映……七载光阴,黄孝邦从“外来记者”变成“苗寨家人”,成为影像之外更动人的风景。
梁成张和黄孝邦(左一)一起观看摄影展
“新华社的照片,架起了乌英苗寨沟通世界的桥梁,极大地推动了乌英苗寨的发展。”梁成张细数影像带来的改变——七年来,乌英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广西民族团结示范屯、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示范屯、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量新华社照片提升了乌英的知名度,促进了苗寨旅游发展……
此次摄影展,乌英苗寨的今昔对比组图尤为震撼,这些被新华社镜头定格的瞬间,不仅是社会变迁的切片,更是八桂大地各族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缩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趁着春光,国际学校9组中外亲子家庭在杨浦文旅邀约下,于今天共赴一场杨浦百年记忆与潮流新生的深度体验。从世界技能博物馆、油酷艺术公园到珍得巧克力剧院,从飞盘涂鸦到...
- 京粮控股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4.47%2025-03-29
- 一汽奥迪携手中升集团,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2025-03-29
- 李宁与比亚迪携手交流,共探中国品牌发展新契机2025-03-29
- 福田卡文乐福东莞上市“智领”大湾区绿色物流新时代2025-03-29
- “魔童” 首驱强势出圈,以颠覆性技术玩转两轮出行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