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综合

花1780元考陪诊师证却无单可接,学员质疑:订单都去哪儿了?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1      阅读量:10725   

花1780元拿证,仍无单可接

据工作人员介绍,课程主要分为3节理论课、1节实操课,考核通过后就可以颁发陪诊师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就可以挂靠在平台接单。证书能够被官方平台承认,还可以直接打通接单渠道,让不少学员满怀期待。

培训课程并不难,在部分学员眼中“过于基础”。“理论课讲的内容基本上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只有一小部分讲技能,比如一些急救知识。实操课上,现场1个老师在几十个学员面前演示,谈不上实操,更像参观。”有学员表示,手中都没有专业教材,只是收到一份A4纸打印的资料。本以为能学到医疗相关知识,对于一些患有常见疾病的老人有不同的陪诊方式和注意事项等,但课程的信息含量很低,最严重的时候,两次课程有一半的内容是重复的。

然而,不管是哪种渠道,学员都发现派单数量都十分有限。3个多月内,人工派单数量只有个别,很快一抢而空;“安老护颐陪诊师”小程序平台开发不久,市场知晓度并不高。对此,一部分学员十分失落,直言冲着高收入而来,却被培训机构夸大宣传误导。

陪诊供需难以平衡

由于线上下单数量有限,效果如何仍待时间检验。记者了解到,相关官方平台的下单数据已和安老护颐平台初步打通。在官方平台上,已经提示了“陪诊助医”入口。陪诊服务分为198元起的普通陪同和280元起的专业陪同。市民需要先填写初步个人信息和就诊信息,再预支付费用,等待具体的陪诊人员接单。界面上看不到相关陪诊师的个人情况,只能查询陪诊师职业技能证书。在安老护颐平台也能同样下单。该平台增加了陪诊师的个人信息页,带有是否持证、急救技能、从业时间、掌握语言等标签,给了市民更多主动权。前者是功能全面,受众更广泛,后者是功能单一但界面更友好,两者之间如何取长补短,可能需要各方加强整合和协同。

持证陪诊师不等于接单保证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的陪诊大部分是黄牛,各有各的门路,包括一些专家号资源。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陪诊公司做的本质上是异地就医,即代挂号,收费比较高。由于“陪诊”概念的火爆,不排除这些披着马甲的黄牛重新炒作,影响了人们对陪诊师收入及需求的真实认知。

今年1月,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希望通过试点,发展一批规范提供陪诊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陪诊师队伍,探索形成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流程、收费机制和监管举措。

不仅仅是明天培训学校,一些相关的养老协会、学校等社会团体都在开设陪诊师课程、自制证书。记者比对发现,不仅培训内容不同、课时不同,教学质量也参差不一。实际上,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已经开设了医疗陪诊顾问的培训项目。凡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者,证书信息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查询。因此,明天培训学校所发的证书仅能作为接受技能培训的结业证明,无法在国家平台查询到证书信息,不具备法律效力。

“由于订单量不多,确实引发部分学员对证书含金量的怀疑。”浦东养老服务和产业促进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为了响应试点的机会,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人才培养、对接市场的经验。由于陪诊服务的规范化道路还在起步阶段,大家各有各的设计标准,对于培训到什么程度、是否要分等级培训都没有制定细化的方案,基本是按照就医流程进行简单的培训,护理相关的知识比重并不高。在市场不大的情况下,如果推行较高的培训标准,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成本,导致社会团体、企业的动力不足。他希望,人社部门能给予支持和指导,争取引入一些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培训标准,对培训机构加强指导,让陪诊师的职业培训进一步规范化,具备一定社会认可度。

张燕坦言,作为陪诊师考评员,明天培训学校的陪诊师项目合格率大约在90%。“由于缺乏人社部门统一的职业考评,相应的也没有特别的考评标准。不过在真正上岗前,零工市场会进行指导,并继续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考核和筛选。”她认为,当前的三方合作是有益的尝试,能一定程度帮助陪诊师减少职业风险。如果广大学员对课程质量、考核方式、派单流程有意见建议,可以主动向他们反馈,各方将会一道持续完善工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权威解读|从上半年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增长点
权威解读|从上半年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增长点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