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财经

中国品牌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09 09:07   关键词:品牌,品牌   阅读量:16867   

本报记者 张丽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 “中国品牌日”。

当前,我国还处于打造品牌的初级阶段,品牌日的设定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品牌建设,意味着品牌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红利

毋庸置疑,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居民收入,也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当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逐渐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

但是,目前来说,品牌的发展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不少问题。“目前,我国企业想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主要制约因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成本和语言。”雅迪广告战略副总裁冉丹向本报记者解释道。

她说,中国现阶段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而经济下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困难。从广告业这张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上看,2015年中国广告总量出现了2.9%的下降,2016年降幅虽然收窄整体进入调整期,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另外,随着媒体价格的持续上涨,尤其是优质传播资源价格持续上涨,为获取等量传播效果,树立品牌要付出的传播成本会更高。

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媒体类型 (超过20种的媒体形态、超过100个受众广告接触点)和最复杂的媒体结构(网站420万个、电视台2515家、出版期刊9867种、报纸1918种、影院6188家)以及变化最快的媒体环境,内容快速迭代、受众兴趣点转移快、技术驱动传播形态多变,使得品牌在传播策略、媒介选择、传播语序上有海量的选择,这也是变相的巨大挑战,如何用好传播语言、如何建立与消费者最高效的对话通道显得尤为关键。

面对这样的现状,品牌日的设定对于我国品牌建设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杜建刚对本报记者表示,设定“中国品牌日”对于中国企业品牌的打造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构建品牌战略;其二,有利于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转变思维,推动和管控企业的品牌建设;其三,有利于媒介全面宣传中国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氛围;其四,有利于提升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和支持,最终有利于打造适合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生态环境。

冉丹则提出,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所以,从国家级层面设立品牌日与其说是行政管理上的选择,不如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举。品牌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既是对信用的强调,也是对匠心的尊重。

“从世界范围来说,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中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被弱化,国家希望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供给侧改革,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从国内层面来讲,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在功能上,而是要求更多附加值。所以,从国家层面提出品牌建设,也反映出政府希望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强烈愿望。”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监张永政向本报记者如是表述。

他认为,品牌日的设立,将带动生产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对于已有较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企业来说,将在这场一触即发的品牌大战中,获得较为有利的先发优势。挑战

当然,我国想要推进企业品牌建设,除去发挥品牌日的作用,还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对此,杜建刚建议,“中国品牌日”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企业品牌提升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中国品牌日”绝对不是品牌企业的独角戏,应是包括政府、中介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咨询机构、金融机构、新闻媒体乃至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结构性提升工程。围绕“中国品牌日”,应多方协同配合、互联互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各自任务,共同为提升中国企业品牌价值的整体目标服务。

张永政则表示,首先,国家在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建设方面,还大有可为。例如,目前国内并没有比较权威的品牌评价机构,品牌评价标准不统一、结果差异很大,所以很难对消费者起到导向作用。如果政府可以着手建立权威的品牌评价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品牌评价体系,所有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参与品牌竞争,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其次,如今国家正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提倡企业自主创新,如果政府能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品牌评价市场化,帮助企业创建平台、架设桥梁,也必定能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第三,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加大对品牌的商标、专利等方面的保护。如果政府能对企业品牌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监管,给企业更好的经营环境,那么对于品牌的树立会有更大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增加了品牌建设的难度。杜建刚提出,互联网下,企业品牌建设理论的逻辑将会发生颠覆式的改变,相对于传统线下品牌逻辑,线上品牌体现出更多的整合性、碎片性、开源性和平台性。企业应迅速完成互联网下品牌建设的思维转型,重新布局品牌管理新思路。

同时,他表示,互联网下品牌危机将变得更加具有蔓延性和持续性,对于企业品牌的伤害和消费者信任的流失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牢牢树立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通过创新引领质量,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令人信服的产品。如果遇到品牌危机事件,也应快速补救、真诚道歉、敢于承担责任,争取获得消费者的谅解,重新恢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

冉丹认为,中国品牌的传播环境、传播技术正在快速进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纸媒之外,还有大量的流量入口、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通过不同内容场景认知品牌,与品牌进行沟通、互动,完成消费并进行分享。

“在注意力被分解、媒体被重组的新形态下,分分钟都在变化的媒体环境让品牌传播不可复制,甲不能复制乙,未来不能复制现在,企业要抓核心接触点,把内容作为品牌传播的重中之重,用最适合自己的媒介通路讲好品牌故事。”冉丹还强调,品牌传播素来没有什么捷径,当“捷径”出现的时候,往往“陷阱”也不远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