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国内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3-02 16:11   关键词:学生,学生   阅读量:18715   

“我孩子所在的阳明路小学五年级4班,4年前班上人数是67人,今年就下降到了45人。”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学生家长刘希文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大班额”问题成为历史,孩子的“择校热”也有所消退,由于教学资源质量的普遍提升,家长已经从内心觉得不需要择校了。

刘希文的切身体会,背后折射出的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包括吉州区在内的全国62.4%的县通过督导评估,获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认定。在这些地区,校际间软硬件差距不断缩小,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公平成为可感知、可触摸的体会。

“宁可财政减收一个亿,也要放大孩子一片天”

“这些年在吉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高频词’。”刘希文不仅是一名学生家长,还是一名人大代表,对于吉州区教育工作新变化理解的格外深刻。“在解决困扰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上,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有目共睹的。”

“我做了个调查,近三年,吉州区累计投入10.1亿元,划拨土地950亩,改扩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每年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教师奖励、研修、农村边远教师特殊津贴等解决优质师资外流问题。”刘希文说,凭借近年来的持续发力,吉州区在2016年底正式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认定。

据了解,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认定是从2013年开始启动的,是对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一项考核评价。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824个县达到了相应的考核指标。在这项被称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的重要评估考核推动下,各省级政府普遍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纳入对市级政府考核范畴,政府责任意识不断强化,政府主导的保障投入力度不断加强。

数据显示,2013-2016年的4年间,全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累计投入2.73万亿元,投入县本级1.6万亿元,占总投入的58.7%。各级政府努力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保障经费投入,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结合“全面改薄”资金,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实施教育的精准扶贫。

各地加强教育经费保障的喜讯不断传来:安徽省近3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每年以8%的比例增长;广东省2012-2015年省级教育投入1180亿元,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4年累计投入687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提前3年将项目资金分配与规划目标相结合的政策导向,截至2016年8月底,“全面改薄”已累计落实资金100.6亿元……

“政府是宁可财政减收一个亿,也要放大孩子一片天。”刘希文对吉州区政府发力教育投入的生动评价,折射出加强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从观念到行动已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办学条件好了、校园美了、校际差距小了”

“我所在的学校有两个校区,其中一个校区的前身是一所薄弱的城中村学校。”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数学教师周佳泉介绍说,按照“名校带新校、带民校、带弱校”的“三带”模式整合学校,盘龙区将区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切实扩大。

“我们的整合是‘真’整合。”周佳泉说,两个学校变成一个学校的两个校区后,学生按照年级来划分就读校区,老师不分彼此共同承担教学重任,原先的薄弱校重新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生源回归明显。

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共有600多万元财政资金支持金康园小学实施硬件条件改善,环形操场、风雨操场、音乐、舞蹈多功能室一应俱全。不仅设施设备硬起来,学校的用人机制也活起来,教师核编补充、培训交流、校级干部竞争上岗等机制,把足够数量、足够优秀的教师留在了校园。

办学条件好了、校园美了、校际差距小了,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金康园小学,全国其他地方的校园同样享受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红利。

数据显示,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教师数量短板,2013-2016年的4年间,全国新补充教师130万人,音体美学科教师占新补充教师总数的17.6%;全国交流教师、校长185万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断提升,待遇不断改善,制度化补助成为常态。

2013—2016年的4年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共新建学校1.2万所,改扩建学校19.1万所,新增学位2000万个,新增校舍面积3.4亿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697万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839亿元。

各地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让教师队伍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创新编制管理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实现薄弱地区、学科教师“精准补充”,等等。

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也切实提升了地区教育资源供给能力。通过采取合并、托管、一校多区、集团办学、建立学校联盟等多样化办学体制,推动名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先进办学理念,带动其他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另据了解,各地在创新机制、补齐教师短板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并对农村小规模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山东省利用精简压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的编制,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等等。

现如今,“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已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共识,促进教育公平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