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飞”无人机干扰机场运行再度引起关注国内无人机法规或将落地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16 13:25 关键词:国内,机场,国内,机场 阅读量:19845
东方网记者徐程5月16日报道: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进一步扩大,空域安全成为无人机监管的一大问题。对于空域管理,各国都有不同划分界定的标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于无人机管控相对来说更为宽松,一般个人使用消费类无人机无需相关部门批准核飞。虽然消费无人机在国内使用相对严格,但由于难于检测控制,还是存在不少“黑飞”的情况。
5月15日下午,成都双流机场再遭无人机干扰,14时50分至15时06分,共造成备降外场航班4架次,无空中和地面等待航班。5月12日晚,重庆机场连续发生两次无人机干扰航班事件。而近1个月来有数据显示,西南地区不断发生无人机干扰机场航班事件——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机场出现9次、重庆江北机场出现3次、云南省昆明市长水机场出现1次。
通过数据显示,表明事故多发在人为驾驶航班密集且无人机禁飞的区域。不仅国内如此,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外很多城市,例如纽约、洛杉矶等。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外对于无人机安全飞行监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划分可飞空域并且完善落实飞行批准规定;二是研发针对无人机的飞行运载系统,并实行实名购买制,实时监测空域内无人机使用情况。
目前,消费类无人机除中国以外很大一部分市场在美国,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还因为美国对空域管制比较宽松。
根据美国空域管理规定,低于700英尺或者1200英尺(约为213.36或365.76米)的高空为G类空域,在此类空域中飞行无需申报飞行申请,飞行安全由飞行员自己负责。
而国内暂时不具备G类飞行空域,任何高度的飞行器在使用之前皆需向相关飞行部门申请并且在批准空域内飞行。
同时,民航局也在推进无人机的适航标准,推出时间或将紧挨运行法规,“这两项法规说白了就是无人机的交通规定,对于消费类无人机,7公斤以下,不在重点人口稠密区管控没那么严格,如果在人口稠密区管控会比较严格,当然也要申报相应飞行计划。”柯玉宝表示。
尽管很快将有法律法规护航,但无人机飞行还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对于高空中运行的飞行器,目前并没有比较有效的监管方式。各国以及有能力的企业都在研发能够对飞行器进行有效监控的平台。
目前,谷歌、亚马逊、Verizon和Harris等公司正在协助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首个无人机交通控制系统,防止无人机在空中发生碰撞事故。
国内无人机企业与相关机构也对交通系统有所布局。据了解,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已经开放其研发的AOPA云平台进行试用。这个云平台将有助于解决低空小无人机的问题。
而现今这个系统还在开发中,未来无人机的运营系统也不会只有一家。有专家曾提出,未来无人机或许将相当于我们现在手里的手机,手机买了要加入运营商才能用,今后无人机也一样,要实名制,要加入运营商才能使用。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无人机并没有实行实名制,但是对于SDK开放平台需要用户相关实名信息才能认证注册,而未来实名购买无人机将会成为一大趋势。
据了解,为了解决用户和监管单位之前的沟通不畅的痛点,大疆公司已经完成用户对接监管部门的飞行申请软件系统,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如果审核通过,未来用户可以在系统上直接提交飞行申请,提高申请效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 付了首付想退房咋办?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2017-05-15
- 邛崃等6县市荣升四川旅游强县2017-05-15
- 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结束访问马来西亚2017-05-15
- 金时沅职业生涯多次创造纪录曾是戴伊后第一人2017-05-15
- 我国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认学历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