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文化

名教护体,核心意识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5-24 11:54      阅读量:14191   

昨天那篇《古怪的名臣》,事后看,多少用了点《万历十五年》中,“古怪的模范官僚”一题的意思。

“模范官僚”,说的是海瑞。

这个表述,在趣味上,太赤裸,透着改造、复制、大批量生产的雄心,近乎现在的组织结论。

古人也好树典型,不过说得克制些,但称“名臣”而已。

只是让你知道,未必可学,未必学得像样。

个中差异,好比“曾胡治兵语录”与“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云云。

不提。今天只说说“古怪”。

一般的看法,古怪源于“泛道德”的思路。这个思路的奥义,在于从说法上解决问题,实际则不必负责,一切模糊,得过且过。

以应付为和谐,以推移为治术,今日则曰维稳,位在不可描述的国策。

大体是,广土众民,内忧外患,总有复杂可说,习惯就好。

这个思路,是本朝保持最好的传统。传统事大,说的是这个。

张詠早年行径,任侠,击剑,仗义杀人,朱家郭解之流。

这种作风,司马迁赞,班固批,背后的影子,却是孔墨申韩的说法,商鞅李斯的吏道,以及当日核心,秦皇汉武的治国理政。

任侠,以武犯禁,良心自由,说到底,是不守规矩,不讲大局。

倘张某一意如此,后日何得称名臣,且谥忠定,一定是哪里起了变化。

答案很直白。

他回顾一生,尝自谓友人曰,“张詠幸生明时,读典坟以自律,不尔则为何人邪?”

原来如此。

是典坟之力。

刘项虽然不读书,但那是领袖的特权,做臣做仆的,却是要读书。

不读书,则无名教,无名教,则无传统。

所以,历来领袖,虽也有一时兴头焚书的,但终归返诸大道,无一例外,都让人读书。

钦定四库,天下云胡不安。

领袖云胡不喜。

这里面,有长治久安的梦想,有以吏为师的路线图,当然,也便有了古怪。

有的古怪,起于主动配合而失其序,有的古怪,起于自我改造,用力过猛。

过犹不及,都不利领袖治安。

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要在牧养小民,只是愚之,也麻烦。

所以,组织上宗奉经典,提无过无不及。

领袖希望干部们都学古之名臣,讲政治,泛道德,给说法,在无过无不及上下功夫。

孔夫子据说“割不正不食”,未知真假,但在宣讲意义上,早被领袖们拿去,用到正统和规矩上,讲究得厉害。

“泛道德”,应付之外,却又是讲究。

看应付什么,讲究什么了。

本邦传统博大精深,单是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足够让人皓首。多少好事者,不待穷经,早发时不我与之叹。

张詠也是皈依了名教。

“张詠生平未尝不衣冠而食”,这是后来景象。

有一个大夏天,他与女婿一起吃饭,席间和蔼地说,天太热,你就把衣服脱了吧,凉快凉快,不必拘礼。

女婿不敢。

因为张詠衫帽自如,很是整齐方正,没有脱。

张詠笑道,你想多了,我不脱,有我不脱的道理,你则不同。

“吾自布衣诸生,遭遇至此,一饭皆君赐也。享君之赐,敢不敬乎?子自食某之食,虽袒衣无害也。”

我欣逢盛世,是组织的人,所以要讲规矩,敢不敬乎,你还不是组织的人,随便点,无所谓。

这就是名教自律。

看着推己及人,其实刀光剑影。哪里没有规矩?

不在这些讲究上,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夕惕若厉,主义是从,如何无咎,如何做成领袖的人呢?

《史记》里有“万石君”一家的孝谨,勤苦如老杜,在野写个诗,也叹一饭不忘君。

传统如此。

可知核心意识,其来有自。

至于海瑞,不过是明代中国的又一个讲究吧。

多他不多,少他不少,但有名教护体,诸事从容,领袖一统思想在,不废江河万古流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