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文化

年轻人带来粤曲新玩法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2-04-11 14:27      阅读量:8202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曲艺品种《双桥烟雨》《文姬归汉》等名曲传唱甚广,为群众喜闻乐见

最近几年,许多非遗项目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新挑战,也迎来了不少新机遇那么,粤曲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呢日前,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广州大学承接的粤曲项目存续状况调查研究成果发布研究者认为,从传承人群的年龄和私伙局的状况看,如果重视挖掘并长期支持民间传承,未来10年粤曲有望焕发全新的面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粤曲发展——从吹打乐伴奏发展到独立曲种

粤曲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粤曲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粤曲曾经历过八音班师娘女伶三个发展时期

早期八音班的表演,原本为珠江三角洲乡村中演出的吹打乐伴奏,表演者一般为乡村乐师或走街串巷卖艺的盲艺人,八音班演出形式为不上妆的清唱,边奏乐器边唱,唱曲者同时也是乐师,一人一角这种演出多服务于乡村中的祭祀,集会等活动清朝末年开始,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娱乐需求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在广州城市茶楼歌坛中出现了以唱粤曲为业的失明女性艺人师娘

20世纪20年代左右,明眼女伶逐渐代替了瞽姬,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一批女性表演者进入这一职业领域,女伶人数增加到300多人歌坛应运而生一批教弹琴唱曲的职业教师,女伶们的表演,唱腔,唱法受到严格的培训,使得行业的职业性日渐加强,另一方面,歌坛的商业竞争促使女伶们不断打磨,研究新的唱腔与唱法,促生了一批技艺高超,才华卓绝的女伶,粤曲创腔的个人风格流派与代表曲目也随之成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广州粤曲歌坛的鼎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战争原因,歌坛纷纷停业,粤曲进入了停滞期

20世纪40年代,广州的歌坛有所恢复,在表演者群体上不再局限于女伶,男性表演者也开始加入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广州市文联组织一批著名艺人,组成了粤曲史上首个民营公助性质的团体——广州市曲艺大队,由粤剧名角白驹荣任队长,成员包括当时著名的粤曲艺人熊飞影,关楚梅,薛觉明等人,1954年,广州市曲艺学会成立,并于1956年在此基础上更名为广州市曲艺联谊会,1958年,广州市文化局将广东民间音乐团与曲艺联谊会合并组成广东音乐曲艺团——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粤曲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官方与民间共同发展的双重模式

在传承中融合创新焕发生机

保护单位多层次跨地区设置

粤曲现有省级以上项目保护单位4个,包括国家级保护单位广东音乐曲艺团,省级项目保护单位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佛山市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另有粤曲星腔省级项目保护单位佛山市三水区文化馆,此外,珠海,东莞均设立了粤曲的市级项目。

这种保护单位多层次跨地区设置的情况,有利于粤曲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地区的广泛传唱,扩大了粤曲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粤曲与广东音乐,粤语相声在一起

从1958年起,广州就将传统粤语说唱艺术与广东音乐进行整合,成立广东音乐曲艺团,将粤曲与广东音乐,粤语相声项目放在一个专业院团里,负责地方曲艺艺术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发展。

专业院团对粤曲的保护传承工作可以代表粤曲在当代发展的艺术高度广东音乐曲艺团目前具有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7人,均有完整的粤曲艺术传承谱系,覆盖了粤曲大喉,平喉和子喉三大唱腔,3人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代表着这些年来粤曲表演艺术的高度,她们在专业团队与民间乐社中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号召力

传统的口传心授与传承中的创新

粤曲的传承依然是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如何理解粤曲表演艺术的本体性,确保其唱腔技巧与艺术风格独特性的有效传承,是粤曲传承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传承人群的严峻考验。

又如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新创作作品,曲艺音乐剧《小明星》,其在粤曲说唱之外,以粤曲唱腔设计为主体,融入了话剧,戏剧,电影手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大大丰富了粤曲的舞台表现,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切入点塑造广东曲艺一代宗师小明星的艺术形象,受到广泛好评,以优秀作品引领了观众的欣赏水平。

扎根民间,私伙局活力仍不俗

粤曲活力来自代代相传的民间曲友

粤曲是一门深深扎根于民间的表演艺术,其存续活力来自民间的私伙局,来自代代相传的民间曲友如今,虽受人们审美意趣变化与丰富多样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私伙局仍在困难中坚持,粤曲传唱依旧活跃

最近几年,广州将荔枝湾大戏台,文化公园中心台,粤剧博物馆等公益类展演场地,面向民间乐社实行预约排期制,不收费或者象征性收费荔湾区对挂靠区曲协的近60所民间乐社实行普惠资助,作为日常传习与演出场地补贴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设立了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力图推动粤曲项目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存续发展

南沙区则从2015年起设立民间文艺团体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对包括私伙局在内的民间社团给予扶持,以投票方式选取20个优秀民间文艺团体,每个团体补助10万元用于购买道具,租赁场地和聘请老师等。

这些都大大改善了粤曲发展在各相关区域内的传承条件此外,设置多层次的粤曲展演比赛,民间乐社在参与各类比赛,展演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艺术水平长期以来,民间乐社以这些方式满足了广大曲友对粤曲的钟爱与娱乐需求,既保证了民间乐社的生存发展,也培养了粤曲观众

民间创编能力不容小觑

民间乐社的创编能力也不容小觑番禺区金鳌基龙乐社负责人张珠的创作较具代表性

张珠坚持写当地,唱当地,其最近几年颇具代表的作品如:革命历史小粤剧《大乌石枪声》,戏剧小品《览胜番禺》,当地民间传说粤剧《金鳌传》和小粤剧《仁爱动天王》,以及粤曲对唱《番禺颂》,小调对唱《岭南花发一枝秀》,还有由他编排的击乐展示《粤乐锣鼓喜传承》他根据鳌鱼传说创作,编演的神话传说剧《金鳌传》有机结合了地方民俗,民间传说和地方曲艺,受到本土观众欢迎

60岁以上票友仍多,也有年轻专业人才热衷粤曲

目前民间粤曲演出团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营利性曲艺团,主要是进行粤曲茶座演出,数量不多另一类是非营利性的民间乐社,又称私伙局,其传习展演活动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

根据消息显示,在此次调研中,广州可核实的民间乐社411家,省内其他地区,主要是佛山,东莞,肇庆,江门等地提交了527个民间乐社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此次调查访得广州市注册民间乐社成员4399人,佛山区文化馆统计了其私伙局联盟下的注册人数是2515人抽样调查乐社成员2950名,从年龄结构看,成员平均年龄处于60~69岁的私伙局数量占了65.6%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以青年为主导的民间乐社和年轻有为,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新曲友

比如广州市荔湾区的世纪乐社,以发掘培养年轻粤曲爱好者,粤曲专业人才为宗旨,成员包括在校学生,传媒从业者,戏曲专业研究者等,平均年龄33岁,学历层次从硕士研究生到高中在读生不等其负责人周丽珊只有27岁  又如星海音乐学院粤剧传承基地粤剧锣鼓教师朱俊杰只有23岁,除了在高校开课,还活跃于民间乐社的传习与展演活动中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粤曲从业者尝试通过新媒体方式传播和传承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红船粤剧网和爱戏曲网都有专门介绍粤剧粤曲的页面,推介经典粤剧粤曲曲目及相关视频

自媒体方面,陈志鹏乐陶陶双声乐曲艺术与传奇都有一定数量的粤曲粉丝。

粤曲进校园是另一条重要的传承之途番禺区傍江东小学自2013年成立粤韵社起,着力开展粤剧粤曲特色教育,聘请张珠等多位专家,学者到校任教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粤曲保护传承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市场萎缩,资金缺乏,传习展演场地受限,民间乐社存续艰难,人才断层,粤曲创作,创编人员匮乏,等等。

但是,在重视挖掘并长期支持民间传承的环境下,加之不断有年轻人才的加入,未来10年粤曲有望焕发新面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浙江草根画家绘就乡愁画卷传承旧时美好乡土文化
浙江草根画家绘就乡愁画卷传承旧时美好乡土文化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