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网 > 财经

陕西学界反思“能源转化观” 逢“煤”必转不可取

来源:热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1-17 02:38   关键词:能源,陕西,能源,陕西   阅读量:9261   

陕西省“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开发建设思路,近来受到当地学界公开质疑。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陕西蓝皮书·经济2016年陕西经济形势分析及2017年预测》称,“不加分析研判综合条件,逢‘煤’必转并不可取。”

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姜博等学者撰文说,“十二五”以来,陕西省新开工建设279个重大项目,其中能化项目38个,先后建成华电榆林煤炭资源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延长靖边120万吨烯烃油煤气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长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延长榆林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中煤榆横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陕煤蒲城70万吨DMTO二代示范项目、神华榆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重大项目。

同时,陕西还建成了榆横、榆神、靖边、蒲城、富县、彬长、长青、韩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能化产业园区,能化产业初步形成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推进的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陕西煤炭产量为5.15亿吨,占全国的13.3%;石油产量为3767.8万吨,占全国的17.3%;天然气产量为182.16亿方,占全国的14%。陕西煤炭产量和油气当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和第1。

化工产业领域形成煤制烯烃(芳烃)、煤制油、化肥氯碱、有机化学品、精细化工5条主要产业链,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2.3倍。能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688.31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42.3%,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8%,陕西能化产业已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但实际上,化工产业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环境、资源、水资源和交通运载能力等保障条件要求极高。此外,对技术、投资、资金和外部的配套条件要求也比较高。这样导致能源转化难度大、风险高。”吴刚说。

2003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会议提出陕北加快“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开发建设思路。2004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会议提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推进“三个转化”。

2005~2012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共七次会议提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加大煤、气、油等资源就地转化,建设具有一流技术、一流水平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能源化工基地。2013~2016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共四次会议提出,全力推进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吴刚说,“能源转化观”主要着眼价值的最大化,但目前,陕西化工产品一般只做到高密度线性聚乙烯、低密度线性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车用燃料等几个大宗产品,合成氨、甲醇、醋酸、焦炭、兰炭、电石、PVC等产能过剩的、高耗能的传统化工产品较多,下游的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以及特种合成材料产品较少,高端产品严重短缺,产业链条较多,竞争能力趋弱。

本文关键词:陕西,学界,反思,“,能源转化观,”,逢,煤,必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说